康熙一朝,納蘭明珠可謂榮寵備至,「掌儀天下之政」,但另一重臣索額圖與他勢均力敵,且出身更高貴—父親是大清開國勛臣、康熙初期四大輔政之首索尼,侄女又是太子胤礽的生母。所以索額圖很早就是康熙的親信,也聚集了一幫黨羽。康熙對此並非全無所知,作為帝王,他不可能容忍手下的勢力集團一黨獨大、威脅到他的地位,保持平衡才是權術精髓,但事態在兩黨爭奪太子人選時發生了重大變化。
當時的太子胤礽是康熙的第二子,各方面表現平庸,總惹康熙生氣。明珠便趁機大肆攻擊胤礽,希望扯他落馬,好讓自己的外甥、康熙的長子胤褆繼承皇位。索額圖自然極力反對,兩黨開始輪番鬥法。朝中重臣捲入黨爭是康熙最忌諱的事,他可以容忍他們貪污受賄、賣官鬻爵,卻無法容忍他們動搖國本。更重要的是,胤礽雖不大成器,但仍是他最寵愛的皇子。因此,康熙先拿攻擊胤礽的明珠開刀,指使一名御史彈劾明珠貪污。之所以把罪名定為貪污,是因為明珠當時已然結成黨羽,如果攤上結黨營私的事,他的黨羽必受牽連,而那些黨羽為了自保便會想方設法地維護明珠,從而引發更大的騷亂,如此一來,康熙就很難辦了。所以康熙只讓彈劾明珠一人,這樣他的黨羽也就不會輕易出頭。
結果,明珠以「貪污」的罪名被捕入獄,等待他的將是身首異處、家破人亡的慘劇。然而這隻官場老狐狸很快想到了脫身之法,此時能救他的人正是他的政敵—索額圖。怎麼才能引政敵上鉤呢?明珠決定把事情搞大!他派一個名為索黨、實為明黨的官員彈劾自己圖謀造反。這聽起來實在匪夷所思,因為貪污頂多就是死罪,謀反卻要株連九族,明珠是不是瘋了?不出明珠所料,索額圖認為這是足以一舉消滅明黨的機會,於是組織黨羽紛紛附和,攻擊明珠的奏摺很快堆積如山。此時康熙卻猶豫了—他好不容易幫明珠避開「結黨營私」的坑,如今又有人把他往「謀反」的坑裡推,這下牽連更廣,不是他遊刃有餘地整治明珠,而是人多勢眾的明黨合力與他對抗。
另一方面,在明珠與索額圖激烈互斗的關鍵時刻,如果對明珠處罰過重,索額圖將不費吹灰之力地佔據上風,勢必造成索黨獨大的局面—這是康熙無法接受的結果,也是他扶胤礽上位前必須避開的「外戚掌權」的雷區。所以他必須保住明珠,甚至不惜無視之前由自己挑起的「貪污」彈劾,從而維護朝局平衡。事態發展完全合乎明珠的意願,在明黨的集體辯護下,康熙「迫於形勢壓力」,不得不對明珠高高拿起、輕輕放下,只免去了他的大學士之位,不久又讓他擔任內大臣,依舊留在自己身邊。於是明珠在這個職位上踏踏實實地一干就是20年,直到病逝。
有趣,有料,有深度
作者|耿希繼
來源|《百家講壇》雜誌
康熙朝重臣因貪污被捕,他為自保竟告自己謀反,康熙一聽:放人
康熙一朝,納蘭明珠可謂榮寵備至,「掌儀天下之政」,但另一重臣索額圖與他勢均力敵,且出身更高貴—父親是大清開國勛臣、康熙初期四大輔政之首索尼,侄女又是太子胤礽的生母。所以索額圖很早就是康熙的親信,也聚集了一幫黨羽。
康熙對此並非全無所知,作為帝王,他不可能容忍手下的勢力集團一黨獨大、威脅到他的地位,保持平衡才是權術精髓,但事態在兩黨爭奪太子人選時發生了重大變化。
當時的太子胤礽是康熙的第二子,各方面表現平庸,總惹康熙生氣。明珠便趁機大肆攻擊胤礽,希望扯他落馬,好讓自己的外甥、康熙的長子胤褆繼承皇位。索額圖自然極力反對,兩黨開始輪番鬥法。
朝中重臣捲入黨爭是康熙最忌諱的事,他可以容忍他們貪污受賄、賣官鬻爵,卻無法容忍他們動搖國本。更重要的是,胤礽雖不大成器,但仍是他最寵愛的皇子。因此,康熙先拿攻擊胤礽的明珠開刀,指使一名御史彈劾明珠貪污。
之所以把罪名定為貪污,是因為明珠當時已然結成黨羽,如果攤上結黨營私的事,他的黨羽必受牽連,而那些黨羽為了自保便會想方設法地維護明珠,從而引發更大的騷亂,如此一來,康熙就很難辦了。所以康熙只讓彈劾明珠一人,這樣他的黨羽也就不會輕易出頭。
結果,明珠以「貪污」的罪名被捕入獄,等待他的將是身首異處、家破人亡的慘劇。然而這隻官場老狐狸很快想到了脫身之法,此時能救他的人正是他的政敵—索額圖。
怎麼才能引政敵上鉤呢?明珠決定把事情搞大!他派一個名為索黨、實為明黨的官員彈劾自己圖謀造反。這聽起來實在匪夷所思,因為貪污頂多就是死罪,謀反卻要株連九族,明珠是不是瘋了?
不出明珠所料,索額圖認為這是足以一舉消滅明黨的機會,於是組織黨羽紛紛附和,攻擊明珠的奏摺很快堆積如山。此時康熙卻猶豫了—他好不容易幫明珠避開「結黨營私」的坑,如今又有人把他往「謀反」的坑裡推,這下牽連更廣,不是他遊刃有餘地整治明珠,而是人多勢眾的明黨合力與他對抗。
另一方面,在明珠與索額圖激烈互斗的關鍵時刻,如果對明珠處罰過重,索額圖將不費吹灰之力地佔據上風,勢必造成索黨獨大的局面—這是康熙無法接受的結果,也是他扶胤礽上位前必須避開的「外戚掌權」的雷區。所以他必須保住明珠,甚至不惜無視之前由自己挑起的「貪污」彈劾,從而維護朝局平衡。
事態發展完全合乎明珠的意願,在明黨的集體辯護下,康熙「迫於形勢壓力」,不得不對明珠高高拿起、輕輕放下,只免去了他的大學士之位,不久又讓他擔任內大臣,依舊留在自己身邊。於是明珠在這個職位上踏踏實實地一干就是20年,直到病逝。
有趣,有料,有深度
作者|耿希繼
來源|《百家講壇》雜誌